發表時間:2020-10-27 15:20:49 點擊量:次 分享到
科研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自主創新的重要陣地,也是國家科技計劃實施的重要支撐,肩負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歷史使命。同時,科研平臺還是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平臺,也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、配置先進科研裝備、開展國內外高層次學術交流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。
為適應前沿交叉學科發展,我校緊緊圍繞學科建設發展有序推進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,力爭在相關學科領域建成國家和區域引領科技創新的重要科研基地。近年,我校共組建了55個重點科研平臺(表1),其中國家級6個,省部級19個,市廳級30個。
表1. 溫州醫科大學“國家、省部、市廳級科研平臺” 一覽表
序號 |
科研平臺類別 |
科研平臺名稱 |
負責人 |
批準時間 |
批準單位 |
級別 |
1 |
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|
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|
瞿佳 |
2019.5 |
科技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、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、國家藥監局 |
國家級 |
2 |
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(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類) |
再生醫學與神經遺傳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|
呂帆 |
2018.02 |
科技部 |
國家級 |
3 |
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|
省部共建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|
瞿佳 |
2017.03 |
科技部、浙江省人民政府 |
國家級 |
4 |
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(2011協同創新中心) |
眼視光行業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|
瞿佳 |
2018.12 |
教育部 |
國家級 |
5 |
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瞿佳 |
2013.04 |
科技部 |
國家級 |
6 |
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(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) |
生物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|
瞿佳 |
2008.11 |
科技部 |
國家級 |
7 |
衛生部研究中心 |
衛生部視光學研究中心 |
瞿佳 |
1992.04 |
衛生部 |
省部級 |
8 |
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|
近視防控與診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|
瞿佳 |
2007.10(2018.6更名) |
教育部 |
省部級 |
9 |
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|
衛生部視覺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|
瞿佳 |
2003.1 |
衛生部 |
省部級 |
10 |
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|
檢驗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|
丁春明 |
2009.12 |
教育部 |
省部級 |
11 |
浙江省“2011協同創新中心” |
眼視光行業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|
瞿佳 |
2013.11 |
浙江省教育廳 |
市廳級 |
12 |
浙江省重點實驗室(工程技術研究中心) |
浙江省眼視光學重點研究實驗室 |
瞿佳 |
1995.09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13 |
浙江省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 |
呂建新 |
2004.08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4 |
浙江省生物技術制藥工程重點實驗室 |
李校堃 |
2007.1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5 |
浙江省模式生物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|
高基民 |
2009.12-2020.3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6 |
浙江省麻醉學重點實驗室 |
金勝威 |
2011.12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7 |
浙江省神經老化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|
諸葛啟釧 |
2012.09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8 |
浙江省骨科學重點實驗室 |
高偉陽 |
2013.07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19 |
浙江省流域水環境與健康風險研究重點實驗室 |
劉曉冬 |
2015.03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0 |
浙江省智慧醫療工程技術中心 |
陳肖鳴 |
2015.1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1 |
浙江省胰腺肝臟危重性疾病診治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|
夏景林 |
2017.09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2 |
浙江省臨床功能材料與診療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(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與我校共建) |
陳浩 |
2017.09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3 |
浙江省介入肺臟病學重點實驗室 |
陳成水 |
2018.1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4 |
浙江省慢性肝病重癥化精準診治與轉化重點實驗室 |
陳永平 |
2019.11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5 |
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|
生長因子聯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|
李校堃 |
2019.12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26 |
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|
瞿佳 |
2019.12 |
浙江省科技廳 |
省部級 |
|
27 |
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 |
浙南特色中藥研究實驗室 |
李校堃 |
2006.01 |
浙江省衛生廳 |
市廳級 |
28 |
中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|
王良興 |
2006.01 |
浙江省衛生廳 |
市廳級 |
|
29 |
浙江省針灸康復重點實驗室 |
蔣松鶴 |
2018.08 |
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 |
市廳級 |
|
30 |
溫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溫州市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南開輝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31 |
溫州市重點實驗室 |
溫州市水域科學與環境生態重點實驗室 |
張明華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32 |
溫州市環境與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 |
杜永均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3 |
溫州市外科學重點實驗室 |
張啟瑜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4 |
溫州市麻醉學重點實驗室 |
連慶泉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5 |
溫州市康復醫學重點實驗室 |
王小同 |
2009.08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6 |
溫州市兒科學重點實驗室 |
李昌崇 |
2011.12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7 |
溫州市呼吸循環重點實驗室 |
王良興 |
2013.12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8 |
溫州市心血管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|
黃偉劍 |
2013.12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39 |
溫州市肝臟病學重點實驗室 |
陳永平 |
2013.12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0 |
溫州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 |
麻健豐 |
2013.12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1 |
溫州市血液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|
俞康 |
2016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2 |
溫州市急危重病與救援醫學重點實驗室 |
盧中秋 |
2016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3 |
溫州市婦科腫瘤學重點實驗室 |
朱雪瓊 |
2016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4 |
溫州市心臟發育相關疾病整合醫學重點實驗室 |
褚茂平 |
2017.06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5 |
溫州市臨床檢驗分子診斷重點實驗室 |
周鐵麗 |
2017.06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6 |
溫州市介入肺臟病重點實驗室 |
陳成水 |
2017.06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7 |
溫州市環境與男性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|
葛仁山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8 |
溫州市屈光手術重點實驗室 |
陳世豪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49 |
溫州市環境衛生微生物檢驗重點實驗室 |
樓永良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50 |
溫州市兒科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|
陳瑞杰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51 |
溫州市危重急救與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 |
潘景業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52 |
溫州生物醫藥磁共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高紅昌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53 |
溫州市創面修復重點實驗室 (以溫州市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名義申報) |
肖健 |
2020.03 |
溫州市科技局 |
市廳級 |
|
54 |
溫州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|
腹部外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|
陳鋼 |
2017.12 |
溫州市教育局 |
市廳級 |
55 |
溫州市小分子藥物協同創新中心 |
梁廣 |
2017.12 |
溫州市教育局 |
市廳級 |
上一篇:
下一篇:
國家級學科平臺一覽表